2021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教综模拟题二(9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相观而善之谓摩”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 )。
A.互相观察,互相模仿 B.互相观摩、切磋
C.互相观摩,从而变得善良 D.注重教材教法分析
2.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是( )。
A.保证学习时间 B.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C.老师教学水平高 D.不断加以练习
3.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4.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决策者的观念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政治制度 D.社会需求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指明了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是( )。
A.导向 B.激励
C.评价 D.调控
6.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7.下列有关德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和世界性等特点
B.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化的统一
C.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方法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D.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8.“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9.在学校的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C.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D.以传承文化为目标的授受关系
10.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
A.课程即知识 B.课程即活动
C.课程即经验 D.课程即复杂会话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相关知识。“相观而善之谓摩”意指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也就是切磋琢磨的意思,故本题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有:(1)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人的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题干中,有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没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关键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故本题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其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规格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根据题意,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故本题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指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题干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导向作用。故本题选A。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品德的核心。故本题选A。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和世界性等特点,A选项正确。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B选项正确。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选项C错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C。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真诚笃实,德才兼备,自然能感召人心。符合榜样示范法的内涵,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故本题选C。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分类。师生关系的分类表现为:(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可分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其中教育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其他师生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故本题选B。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观。“课程即知识”是典型的把课程看作“教程”,是一种“静态的课程观”,有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