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为大家带来历年考试试题,只有不断温习真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上岸!
单选题
1.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遗传提供可能性(物质基础、生理前提);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环境可以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是现实基础;而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题选择D。
相关知识点链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经验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根本之处在于它强调课程应以( )为中心。
A.知识 B.技能 C.问题 D.活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经验课程又叫做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学科课程是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经验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根本之处在于它强调课程应以活动为中心。因此本题选择D。
相关知识点链接:课程的类型
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学科课程最大的特点。
(二)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的价值,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就是学生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设计的表现方式不包括(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多媒体课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系统化的活动。因此课程设计的表现方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称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的物化形式等。因此,本题选择D。
相关知识点链接: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1.课程计划的含义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计划的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首要问题)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课程标准的内容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附录。
(三)教材和教科书(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教材是教学的材料。狭义的教材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练习、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分部分构成,其中,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心理学上属于( )的结果。
A.刺激的抑制 B.刺激的分化 C.刺激的泛化 D.刺激的评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刺激的泛化与分化。刺激的泛化是面对相似刺激无法分清,给予相同反应。蛇与井绳属于相似刺激,都害怕属于相同反应,因此属于刺激的泛化,故本题选择C。
相关知识点链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一)获得(习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二)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泛华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华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性的反应。
希望通过以上历年考试试题的练习,可以帮助考生巩固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