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综模拟题(八)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观察时,教师要尽力摒弃一切个人的主观偏见,使自己的思维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充分的空间。这体现的是课堂观察的( )。
A.全面性原则 B.同步性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2.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D.不高于
3.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定的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
A.教师培训制度 B.教育考试制度
C.教育督导制度 D.学业证书制度
5.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6.学习“圆的面积S=πr²”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下位学习
7.下列属于教师申诉范围的是( )。
A.政府行政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 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8.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著作是(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史记》
9.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杨贤江 D.陈鹤琴
10.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和校园环境等属于( )。
A.相关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观察的客观性原则。课堂观察的客观性原则主要表现为:在观察时,教师要尽力摒弃对个人的主观偏见,使自己的思维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充分的空间,展开较为客观的观察。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规律。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故本题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制度。”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BC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故本题选B。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分类。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其中,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题干中圆的面积公式属于半径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属于命题学习。故本题选C。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申诉范围作了明确规定:(1)教师认为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2)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至于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处理决定是否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需要通过申诉后的查办,予以确认。(3)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提出申诉。故本题选A。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观点。“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出自《学记》,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故本题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家的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及经验的改组与创造”“学校即社会”,要注意区分。故本题选B。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隐性课程。从课程的呈现方式上来分,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包:(1)观念性隐性课程,如校风、班风、价值观、教育理念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室的设置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机制等;(4)心理性隐性课程,包括人际关系、师生特有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