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试题资料

首页 >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2022年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每日一练解析(3月18日)

互联网 | 2022-03-15 10:38

收藏

文章页

  2022年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每日一练解析(3月18日)

  经济

  1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性商品的是:

  A.跑车

  B.盗版光盘

  C.名画

  D.米饭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知识。

  第二步,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性可以把商品分为喜好商品和中性商品。正常商品、劣等品、普通商品、吉芬品等均属于喜好商品。中性商品是消费者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不在乎的商品。D项中米饭不会随着价格或者其他任何因素的变化,而导致需求增加。米饭是中性商品。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①正常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如果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想更多的购买一种物品,那么这种商品被称为正常商品。如蔬菜,水果等。

  ②低档商品指当人们实际收入增加时,反而减少对其消费需求量,以较高档次商品将其替代的那一类商品。

  ③普通商品在其他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随着其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④吉芬商品在其他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随着其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2 、(单选题)继2015年8月11日和1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两日暴跌逾2000点后,1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次下调704点至64010,创2011年8月以来新低。关于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赴国外旅游花费减少

  B.出国留学费用增加

  C.可能会扩大某县出口产品数量

  D.国内物价可能将上涨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同等的人民币所能兑换的外币减少。人民币贬值,中国公民赴国外旅游所需花费增多,赴外留学费用增加,有利于国内商品的出口,不利于进口,人民币贬值还可能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所以,人民币贬值不会导致赴国外旅游花费减少,而会增加。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同样的人民币所能兑换的外币减少,出国留学的费用会增加。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人民币贬值,同等数量的外币所能购买的中国商品增加,刺激出口,可能会扩大某县出口产品数量。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人民币贬值,进口原材料、商品等价格上涨,进口成本增加,会促使进口减少,国内市场供小于求,可能导致国内物价将上涨。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 、(单选题)2018年9月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就深圳市居民十一黄金周期间出游意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出游目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比重较去年进一步提升达44.8%,休闲度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新常态下旅游转型发展的新风口。关于上述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旅游属于提前消费行为

  B.旅游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C.旅游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

  D.旅游消费的发展必然有利于自然环境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按照消费目的的不同,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发展资料的消费和享受资料的消费。生存资料属于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消费结构。而旅游消费属于享受资料的消费。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预付消费”也叫提前消费,是指顾客预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额度消费金额就可以类似整存领取的方式享受到服务,有时还可以获得商家承诺的额外优惠。旅游若没有预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额度消费金额享受到服务,不一定属于提前消费的行为。A项错误。

  B项:生存资料消费是指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生活和劳务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旅游属于享受资料消费。B项错误。

  D项:过度的旅游消费可能给环境造成负担,甚至破坏环境。选项中“必然”过于绝对。D项错误。

  4 、(单选题)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政府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A.经济手段

  B.舆论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步,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是指政府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全国开通举报电话的行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C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舆论手段不属于政府宏观调控措施。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5 、(单选题)同一个人可缝可织,两种不同劳动方式,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说明商品具有: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题干中“同一个人可缝可织,两种不同劳动方式,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在描述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A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题干中材料反映的是使用价值。B项错误。

  C项:商品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能同其他商品或货币相交换的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

  D项: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即“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D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

文章页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山西华图公众号

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获得更多有用资讯




图书网课放送

识别二维码全方位了解各类图书网课
精品图书网课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