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 D.1988年
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9.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1.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参考答案】
1.C
【解析】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脱离生活实际,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2.B
【解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首次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理论阐述。
3.C
【解析】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身心发展有一定规律,所以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D
【解析】教育研究方法中,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来自于教育实践,最后的研究结果也是用来指导教师教育实践。
5.A
【解析】教育的起源问题有四大学说: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坚持劳动起源说。
6.B
【解析】1986年7月1日颁布并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7.A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A
【解析】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活动中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9.C
【解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10.B
【解析】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奠基,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