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学科知识

首页 > 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 学科知识

2025年山西省特岗教师笔试估分-美术

互联网 | 2025-07-11 17:35

收藏

文章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6.【答案】酒器(礼器);晋

  7.【答案】悬塑

  8.【答案】行书;颜真卿

  9.【答案】多立克(多里安)

  10.【答案】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11.【答案】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徐黄异体)

  12.【答案】梁楷;写意人物画;顾闳中;工笔人物画

  13.【答案】南禅寺大殿;佛光寺

  14.【答案】正面律

  15.【答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答案】B西汉长信宫灯

  17.【答案】C.怀素

  18.【答案】B. 拙政园

  19.【答案】B. 徐渭

  20.【答案】C. 波普艺术

  21.【答案】D. 平衡

  22.【答案】B. 《自由引导人民》

  23.【答案】C. 王希孟

  24.【答案】A. 万神庙

  25.【答案】D. 松竹梅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26.【答案】正确

  27.【答案】错误

  28.【答案】正确

  29.【答案】错误

  30.【答案】正确

  31.【答案】正确

  32.【答案】正确

  33.【答案】正确

  34.【答案】错误

  35.【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36.【参考答案】

  答: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大

  致分为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戏剧、剪纸、纸扎、编织、食品等,是实用价值

  与审美价值统一。具体的农民画、扎染、蜡染、风筝、皮影、绢花、绳结编织、民间年画、民间面具、凤翔泥塑、惠山泥塑等。如:

  ①民间剪纸:中国最普及最基础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用剪刀或刻刀将纸镂空,形成窗花、礼花、挂笺等图案。其构图精巧,线条明快,通过谐音寓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如“连年有余”“大吉大利”等。剪纸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形成不同风格流派,如淳朴浑厚的陕北剪纸、工细巧整的广东佛山剪纸。②年画:中国特有的绘画体裁,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风格与热闹气氛。题材包括花鸟、胖孩、神话传说等,表达祈望丰收、追求幸福的心愿。著名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其作品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③刺绣:以绣针引彩线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形成花纹图案的传统工艺,代表“四大名绣”为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刺绣针法丰富,包括齐针、套针、平金等,作品涵盖生活服装、戏曲服饰、屏风壁挂等,既具实用价值又富艺术美感。

  ④风筝:扎糊成型、借风力放飞的民间玩具,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宋代成为大众喜爱的户外活动。风筝图案多样,如“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通过吉祥寓意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体现传统工艺与空气动力学的结合。

  37.【参考答案】

  答: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1)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都不满足于传统艺术对自然的客观再现与模仿,谋求艺术的 创新与发展;

  (2)后印象主义的艺术家都曾经参加过印象派画展,从事过印象主义风格的探索。

  (二)区别:

  (1)印象主义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因此又被称为“外光派”。同事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表现当代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取客观场景的片断入画,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不求枹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印象主义开始注重绘画语言本身,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

  强调条件色、环境色、冷暖色的作用,抛弃了固有色的表现,是欧洲绘画史上是一次色彩上的重大革新。

  (2)后印象主义是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它不是印象主义的继续,而是代表了

  印象主义之后的一种新的倾向,即主观倾向,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精神。典型的代表人物塞尚注重结构块面,多角度观察,影响了20世纪的立体主义。高更强调装饰性和象征意味,影响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梵高尤其强调主观情感,用旋风的线条和色彩对比表达情感,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主义。

  38.【参考答案】

  时代背景:哥特式艺术起源于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哥特式艺术起源于建筑,后影响到了雕塑、绘画、服装等各个领域。

  艺术特点:(1)墙壁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采用尖拱券和肋拱来减轻拱顶的重量,它们比半圆形的拱顶更为 稳固,并能够跨越各种形状的开间。

  (2)在内部装饰上,教堂拉长窗户的尺寸,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窗画,原本昏暗的内部空间被宽敞、开放、充满各色光线的结构所取代。礼拜堂间的墙被除去了,造成了一种统一的空间效果,昏暗的罗马式室内被宽敞开放、充满各 色光线的结构所取代。

  (3)教堂内部采用密集而垂直的修长的簇柱,在视觉上产生了向上飞腾的效果,具有高耸峻拔、轻盈灵巧、向上升华飞向天国的神秘幻觉。在建筑外设计飞扶壁分散建筑向外的冲力。

  意义影响:哥特式艺术是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建筑在结构力学方面对后世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哥特式教堂又称为“石造圣经”或“石造的百科全书”

  代表建筑:圣德尼修道院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夏特尔教堂、亚眠大教堂等。

  39.【参考答案】

  总(概述)《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创作的纸本绘画,是他为师弟郑樗所绘。于1350年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内容方法:画面描绘了浙江桐庐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象,卷中山势连绵起伏,江水平静,两叶渔舟静立江上,令人心旷神怡。岸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虽然是初秋,但是依然充满着勃勃生机。山间有屋舍亭台,人们闲逸安静,与世无争,一派桃园景象。生动展示了富春江一带的优美风光。

  (2)章法布局: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长卷散点式构图,由平面向纵深展开,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

  (3)笔墨表现:《富春山居图》的笔墨技法包容前贤董源、巨然之长。墨色上,画面用墨淡雅,干湿并用,极富变化,皴法上,用披麻皴和解锁皴表现山石树木;笔法上,以中锋主兼用侧锋,运笔时快时慢,线条巧妙的交错组合。简洁明快,虚实相生,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

  总(总结评价)综上所述,《富春山居图》无论是在内容、构图或笔墨方面都具有既独特又富有创造性的美感,因此,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六、做图题(8分)

  40.【参考答案】

  七、作图题(12分)下面两小题选做一题,按要求完成

  41.(1)【参考答案】

  (2)【参考答案】

文章页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山西华图公众号

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获得更多有用资讯




图书网课放送

识别二维码全方位了解各类图书网课
精品图书网课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