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乱象,急需整治!
华图教育 薛飞
【背景事件】
“小学生一个星期不吃早饭给偶像集资”“数据女工熬夜刷榜控评第二天上课迟到”“粉圈互撕谩骂、人肉搜索”“职业黑粉联动营销号造谣抹黑对家艺人”……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饭圈文化”在青少年中日益盛行;随之而来的一些乱象值得关注,一些打着“追星”“应援”旗号,对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或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试题模拟】
“饭圈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既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又满足了一部分青年人的追星心理。目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让人忧心不已,比如虚假数据、互撕造谣等“饭圈文化”乱象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谈谈你对“饭圈文化”乱象的看法。
【参考解析】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娱乐的不断融合,互联网娱乐行业出现了很多的新兴文化。在流量经济的推动下,由追星行为形成的“饭圈”文化就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新兴网络文化。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结交朋友,追逐自己喜欢的偶像,本无可厚非,甚至有一定积极性,年轻人将明星作为认同和学习的对象,可以从中吸取正能量,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因盲目追星而引发各种“饭圈文化”乱象,已经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整治“饭圈文化”乱象,引导粉丝“理性追星”,已经迫在眉睫。
可以看到,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氪金”“互撕”已经成为粉丝之间的家常便饭。粉丝“互撕”,在网上互相谩骂,诋毁,形成网络暴力,这不仅破坏网络环境的和谐,也给很多未成年人树立错误的价值导向,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下去甚至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形成一定的冲击。另外,为提高偶像曝光度,大把花钱买热搜买代言产品,疯狂“氪金”,给青少年及其家庭也带来了一定经济负担,甚至导致一些青少年为此犯罪。
当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打榜、控评,也压榨了青少年的时间精力,影响了学业。
这种“疯狂”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商业公司、经纪公司为了追逐“流量”,引导未成年人为偶像明星投票、刷票,甚至花钱。诱导缺乏一定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将这些行为视同对偶像明星的喜爱。
当然,个别不作为的网络平台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在第一时间把好信息审查关,为了增加自身的点击量获利,甚至对这种情况暗中支持。
也要看到,这种乱象的背后也有着青少年自身价值观的问题,很多青少年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和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缺乏有效的价值观引导,难以有效的做出判断,再加之,且急于融入网络人际社会,就会导致特别容易被一些平台利用和诱导。
解决“饭圈文化”乱象,少不了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引导,更需要政府下大力气,主动出击。
首先,网络监管部门要主动肩负主体责任,对有违社会公序良俗、有违法律法规的追星行为及其幕后操纵者,要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饭圈文化”乱象的标本兼治,还社会一片风清气正。
其次,各个网络平台也应当积极作为,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责任,通过信息技术筛,不断强化内容监管,为青少年提供干净清朗的网络环境。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事态发展,助长不良社交行为。
当然,家长也要加强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主动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良好健康的网络社交习惯。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自身应当志存高远,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争做新时代“后浪”,提高自身涵,培养优良道德,自觉抵制不良“饭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