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3.20)
1.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奥苏泊尔所说的(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2.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著作是( )。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春秋》
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
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C.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行为
4.为帮助记忆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前人将其编成《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故答案选B。
2.【答案】C【解析】教育学,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著作是《学记》。原话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教师本身要主动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碰到困难也会促进学习。教与学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因此,“教学相长”又被引申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此书是思孟学派乐正克所写。故答案选C。
3.【答案】C【解析】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故答案选C。
4.【答案】B【解析】《二十四节气歌》属于运用精细加工策略中的首字连词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语的第一个字形成缩写,或者用一系列词描述某个过程的每个步骤,然后将这一系列词提取首字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故答案选B。
5.【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故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