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 )来体现的。
A.带薪休假 B.政治地位
C.有偿家教 D.教师节
2.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的依据是( )。
A.义务教育法 B.教师法
C.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保护法
3.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 B.师德为先
C.尊重规律 D.为人师表
4.下列哪种教师行为所引起的教学效果最佳( )
A.专断型的教师行为 B.差别化学生的教师行为
C.民主型的教师行为 D.放任自流的教师行为
5.提出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苛勒 D.阿特金森
6.下列学者中,提出了“强化作用”的学习原则的是( )
A.桑代克 B.布鲁纳
C.赞科夫 D.斯金纳
7.以下关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的作用的论述是( )
A.性相近,习相远也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8.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各具体环节进行反馈和调控的能力,被称为( )的教学监控能力。
A.具体型 B.一般型
C.追踪型 D.特殊型
9.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导性原则,是由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罗杰斯 B.马斯洛
C.奥苏伯尔 D.皮亚杰
10.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
A.兴趣 B.动机
C.注意 D.需要
【参考答案】
1.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关于教师的权利中规定,“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2.C
【解析】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3.B
【解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有四个基本理念,分别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4.C
【解析】民主型教师是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的老师,他们总是鼓励学生质疑,鼓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5.C
【解析】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说,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理论,克勒提出完形——顿悟说,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动机理论。
6.D
【解析】斯金纳提出了“强化作用”的学习原则,他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到强化规律的制约。
7.A
【解析】A项“性相近,习相远也”其意思是的原始天性是相似的,只是在后天不同的环境中受到不同的影响后才会产生区别,最终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B、C、D与之不相符。
8.D
【解析】根据其作用的范围,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前者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教育者这种特定社会角色的一般性的知觉、体验和调控的能力,是一种超越具体教学活动的、具有广泛概括性的整体性能力;而特殊型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各具体环节进行反馈和调控的能力。故本题选D。
9.A
【解析】罗杰斯将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以便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建构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故选A。
10.B
【解析】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